立志 担当 践行 ——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

立志 担当 践行

——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


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和学校工作安排,近日,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先后走进课堂,为学生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。2023年524日下午学校副校长崔继栋来到4号教学楼403教室,以“立志 担当 践行——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”为题,为信息工程学院高职电子商务2203班、数字媒体技术2202班学生讲授了一堂生动、深刻的思想政治课。

崔校长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励志警句出发,用墨子的“志不强者智不达”和诸葛亮的“志当存高远”等名句来解释“志”的双重含义:一是对未来目标的向往,二是实现奋斗目标的顽强意志。志向,就是理想信念;立志,就是确立理想信念。接下来,崔校长深刻阐释了“有志者、事竟成,破釜沉舟,百二秦关终属楚;苦心人、天不负,卧薪尝胆,三千越甲可吞吴。”崔校长从历史典故出发,向同学们解释了有大志者,人生事业才能辉煌。志向高远,就是要放开眼界,不满足于现状,也不屈服于一时一地的困难与挫折,更不要斤斤计较个人利益的多少与得失。崔校长强调,1936年2月,毛泽东率“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”渡过黄河,准备转往绥远对日作战。在陕西清涧县袁家沟筹划渡河时,突然飘起鹅毛大雪,他登高远望,面对苍茫大地,胸中豪情激荡,写下了《沁园春·长沙》这首词。周恩来中学时期就立下了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”的志向。李四光、钱学森、邓稼先等老一代知识分子,青年时期就立志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报效祖国。青年志存高远,就能激发奋进潜力,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。树雄心、立壮志,是关系大学生一生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。

崔校长还带领同学们一起温习了范仲淹的《岳阳楼记》。“先天下之忧而忧 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。崔校长强调,忧乐精神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的文化基因,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。作为一种民族精神,在社会进程和发展中得到不断传承,并产生积极而重大的影响。他指出,如果一个人不顾自身所处时代的召唤,脱离自己所归属的国家和民族繁荣发展的需要,一切以自我为中心,那么,不仅他的人生价值取向是错误的,而且这种追求因为脱离了国家、民族和时代的需要,往往也是难以实现的。在今天,做大事就是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。无论从事什么具体、平凡的工作,只要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相联系、服务于祖国和人民的,就值得我们去做。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肩负历史使命,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,立为国奉献之志,立为民服务之志,让青春在为祖国和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熠熠生辉。

最后,崔校长就青年学生如何践行”提供了具体方向他强调,新时代的职业学生应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思想,始终保持如饥似渴的学习状态,既要向书本学又要向实践学,既要向传统学又要向现代学,立足专业、苦练本领、创先争优,打造又博又专、推陈出新的知识结构,努力成为专业能手、青年先锋。

同学们纷纷表示,通过这堂思政课进一步加深了对理想信念了解,明白了青春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,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。


文章分类: 学校新闻

中国 | 河南 | 南阳科技职业学院          地址:河南省邓州市人民东路        邮编:473000

豫ICP备20021046号-1 本站版权所有 南阳科技职业学院 未经许可请勿任意转载或复制使用